English

乌兰察布盟再现草原秀美

1998-11-28 来源:光明日报 金淑生 吴 献 我有话说
退耕还草还林还牧

乌兰察布盟再现草原秀美

金淑生吴献

耕地减少了近1/3,但粮食总产却增加了50%,牲畜头数纯增了1/3,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加了700多元。曾遭受大自然严重惩罚、内蒙古自治区最贫困的乌兰察布盟,经过4年大规模的退耕还草还林还牧,目前不仅已初步再现昔日的秀美草原,而且有50多万贫困人口靠生态建设解决了温饱。

50年代以前,乌兰察布盟还是一片水草丰美的大草原,这里的农牧民过着衣食充裕的生活。但进入70年代,在单一的农业生产和盲目的追逐粮食产量的导向下,大面积地毁草场种粮,致使生态环境一步步走向恶化。耕地面积由50年代的970万亩发展到1994年的2100万亩,干旱和风沙灾害频繁发生,走上了一条“粮化、沙化、贫困化”道路。

1994年,乌兰察布盟委、行署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,以实事求是的态度,提出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的“一进二退三还”战略,即人均建设1亩高产、稳产水浇田,人均退掉2亩低产田,退掉的耕地全部还草还林还牧。

目前,乌盟退耕种草种树面积累计700万亩,到本世纪末,将顺应自然规律退掉1800万亩耕地还草还林。笔者所到之处,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生态建设基地的标牌,数以万亩的耕地变成了优良的牧场和林场。笔者在化德县七号乡的三胜村看到,退出的4万亩耕地已被人工种上了沙打旺和草苜蓿。过去这里是“风沙白天黑夜来回流动”,粮食单产十几公斤,一人20亩地仍然填不饱肚子。现在,退掉了一多半的耕地种草种树,人均养羊17只,农民靠畜牧业告别了贫困。

自“进退还”战略实施以来,乌盟共筹集资金2500多万元,造林185万亩,种植优质牧草近600万亩,围建生物围栏,改良草场157万亩,治理小流域面积763万亩,局部地区不仅控制了沙化势头,而且形成了明显的小气候,农牧林业实现了合理协调发展。去年,乌盟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,但粮食生产仍然稳定在10.8亿公斤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